2022-02-23 來源:中亞互聯(國際)孵化器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烏茲別克斯坦的農業以畜牧業和種植業為主,農業現代化水平較低。那么,烏茲別克斯坦與中國農業發展現狀如何?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農業合作的基礎、機遇及挑戰有哪些?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農業經濟合作模式又有哪些?環球印象投資分析烏茲別克斯坦事業部根據對烏茲別克斯坦農業市場多年的實地調研經驗,系統的分析了烏茲別克斯坦與中國農業發展現狀、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農業合作的基礎、機遇及挑戰與經濟合作模式選擇。
1、烏茲別克斯坦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中烏農業合作的持續加強,中國已成為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一大投資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伙伴。目前,中烏兩國之間開展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日益增多,為促進雙方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根據環球印象投資分析烏茲別克斯坦事業部農林牧漁課題組發布的《2022-2026年烏茲別克斯坦農業投資前景及風險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烏茲別克斯坦的農業以畜牧業和種植業為主,農業現代化水平較低,主要存在4個問題:①烏茲別克斯坦人才資源缺乏、農業機械設備老舊,機械化生產水平不高,導致糧食產量較低;②烏茲別克斯坦農產品結構單一,需從國外進口來滿足本國國民的需要;③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導致對農業的投入相對不足;④烏茲別克斯坦屬于嚴重干旱的大陸性氣候,受此影響,農產品供應期較短,而且農業生產基礎設施落后,對糧食的保存和運輸能力較弱。
2、中國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中國通過不斷創新生產技術,生產效率顯著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逐步提升。全國各個地方都陸續推出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和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重視創新能力的提升,打造農業現代化產業鏈,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農業機械化是中國一直努力推廣的一項農業改革,為此中國推出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使絕大多數農民受益。2018年,全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7%,并且在主體培育、政策保障、全程機械化、全面機械化和農機綜合調度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就。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量農業機械被廣泛運用于農業生產領域,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管理已成為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市場、行情、信息等因素也極大地影響著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近年來,國家不斷探索土地集中、規模化生產經營模式。但是,土地經營權入股作為土地流轉的一種形式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規范,有很多風險需要防范,有很多政策需要配套。
3、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農業合作的基礎、機遇及挑戰
3.1 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農業合作基礎
兩國建交以來,中烏之間的貿易額持續增長。2018年,中烏兩國在農產品交易方面的貿易總額為6930萬美元(約4.88億元),同比漲幅高達60.8%。其中,果蔬對華出口增長170%,達4620萬美元(約3.25億元)。
3.1.1 政治互信。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有著高度的政治互信、務實合作和卓有成效的文化交流,兩國關系進入歷史上的最好時期。
3.1.2 文化交流活躍。兩國建交以來,在文化領域的交流逐漸增多,內容和形式多種多樣。這為促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增強兩國政府之間的互信、牢固兩國經濟紐帶具有重要意義。
3.1.3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中烏之間的合作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典范,為中烏兩國合作提供了平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立后,總體提高了烏茲別克斯坦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降低了兩國之間資本、商品、能源和人員的往來成本。2018年,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公路正式通車,大大縮短了中烏之間交易運輸的時間,使兩國經貿更加便利。
3.1.4 市場前景廣闊。烏茲別克斯坦國內市場較大,擁有3000萬人口,國內消費能力充足。隨著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市場潛力很大。
此外,烏茲別克斯坦還與11個獨聯體國家締結了自由貿易區協議,確保烏茲別克斯坦的商品可以免稅進入這些國家的市場。同樣,中國的商品也可以通過烏茲別克斯坦免稅進入這些國家的市場。
3.2 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農業合作面臨的機遇
3.2.1 有利于促進雙方產業優勢互補。從農業生產方面看,中國的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優勢,烏茲別克斯坦在棉花、羊毛、畜產品等土地集約型農產品生產中具有較大優勢;從農產品加工方面看,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可以實現產業互補。
3.2.2 進一步推進區域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中國與外國的農業合作提供了堅實的財務保障和支持。其中,以亞洲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為代表的金融中介平臺,為烏茲別克斯坦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園,提高農產品口岸通貨能力,拓寬農業合作渠道,方便兩地農產品的運輸。同時,通過蘭新鐵路,可以直接將烏茲別克斯坦的農產品輸送至中國,極大地方便了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3.2.3 有助于營造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中烏兩國近鄰,兩國居民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處。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將與沿線國家在各方面開展合作與交流,相似的文化會促進兩地的經濟合作,隨著雙方利益來往越來越密切,必將創造一個穩定的合作環境。
3.3 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農業合作面臨的挑戰
3.3.1 經濟政策多變。烏茲別克斯坦的經濟政策主要以總統命令的形式發布,但頻繁的總統命令往往以否定自己此前的經濟政策的形式出現。多變的經濟政策削弱了烏茲別克斯坦投資環境,從而影響了外國投資者的投資決定。
3.3.2 投資環境較差。以往,中國企業在烏茲別克斯坦投資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如投資利潤較低,具有一定的投資風險,導致中國企業家對烏茲別克斯坦的投資持觀望態度。此外,烏茲別克斯坦有拒絕正常貨幣兌換的情況,而且烏茲別克斯坦存在部分執法人員不依法辦事的問題。烏茲別克斯對中國企業的發展還有各種特殊障礙,如海關限制、環境保護監測等。
3.3.3 兩國間貿易規模較小。在中烏合作中,相似的產業結構也是長期制約兩國貿易發展的棘手問題。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新疆的緯度和自然條件比較相似,導致兩地的支柱產業也相似。因此,兩國之間的貿易規模雖逐年提升,但總體來看相對較小。
3.3.4 交通不暢。中烏鐵路運輸路線需穿過吉爾吉斯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鐵路寬度為1520mm,但中國的軌道寬度一般為1435mm,導致兩國之間的貿易過程非常煩瑣。雖然中吉烏公路于2018年正式開通,但是公路運輸成本高,不能運輸大量物資,不適合長距離貨物和大宗貨物的運輸。所以,交通問題依然是兩國進行貿易的棘手問題。
4、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農業經濟合作模式選擇
4.1 技術聯盟合作模式
中烏兩國農業領域合作前景十分廣闊。農業是烏茲別克斯坦的經濟命脈和支柱產業,由于資金缺乏、農業技術落后,農產品加工程度較低,在農產品深加工、中高端補品、醫藥產品等領域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具有較大的開發空間。
中國企業可以用國內的農業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在農業方面開展合作。例如,加強棉花生產與深加工合作,加強小麥、雜交水稻等糧食作物種植合作,加強牛羊養殖合作,加強兩國農業機械生產合作,加強果蔬生產和保鮮合作,加強農業技術人員技術交流。
4.2 跨國投資模式
仿照中國-東盟自貿區等模式,逐步建立中烏自由貿易區、中國-中亞自由貿易區,通過農牧業專項互惠協議等方式,降低中烏、中國與中亞各國之間的農牧業產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通關效率,推進農牧業產品貿易區域一體化建設進程,促進兩地之間經濟交流,吸引跨國公司前來投資。
4.3 農業園區合作模式
以重點突破、輻射全局為戰略步驟,集中資金、技術、人才優勢,在合作國設立農業高新區,逐步發揮示范、輻射、帶動效應,引領雙邊合作,促進區域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12]。
在具體模式上,可根據合作需求不同,采用海外園區建設模式和“兩國雙園”模式。海外園區建設模式,即是在合作國優選適合區位,由兩國共同建設農業高科技開發園區;“兩國雙園”模式是我國近年來深化國際合作的一項新模式,兩個主權國家在對方互設產業園區、聯袂發展。
4.4 國際會展模式
2016年,習近平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了國事訪問并出席了在塔什干舉辦的上海合作組織第十六次會議,其在會議上指出要想確保“一帶一路”倡議順利進行,中烏兩國的關系尤為重要,希望能全面提升中烏友好合作關系水平,為日后中烏全面合作開啟新的篇章。這次訪問對于推動中烏友好合作伙伴關系全面發展、進一步深化兩國立法領域交流與合作具有重大意義,有利于促進地區安全穩定和各國共同發展,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地區。
國際業務部電話:0991-8766665
產品研發中心電話:0991-8766665
企業服務中心電話:0991-8766665
0991-3777399、0991-3550199
財稅服務中心電話:0991-5279718
綜合服務中心電話:0991-373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