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 來源:中亞互聯(國際)孵化器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自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以來,中哈兩國合作成果豐碩。目前,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第三大貿易伙伴國、第二大出口目的國和進口來源國。據商務部統計,2019年中方對哈直接投資四億美元,主要集中在電力、采礦、交通運輸、建筑等領域。
在外商投資政策方面,哈薩克斯坦奉行積極吸引外國投資的政策,積極為投資者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哈薩克斯坦《投資法》明確規定了國內外投資者一視同仁,對外資實行國民待遇。哈國對外商投資的領域分為優先領域和限制領域。
外商投資優先領域
哈國鼓勵外商向優先發展領域投資,特別提倡外商向非資源領域投資。2003年頒布的《哈薩克斯坦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優先經濟領域清單》及2005年通過的《哈薩克斯坦政府第633號決議》明確規定建材生產、紡織業、冶金業、食品生產、油氣機械制造、旅游業和運輸業為優先發展領域。投資這些領域的企業可享受10年內免繳財產稅、土地稅、企業所得稅及增值稅等稅收優惠。2014年6月,哈總統簽署法令,對政府鼓勵投資的行業給予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這些鼓勵投資的行業包括:黑色冶金業、有色冶金業、煉油、石化、食品、農藥、工業化學品、交通工具及配件和發動機制造業、電氣、農業機械制造業、鐵路設備制造業、采礦業機械設備制造業、石油煉化開采機械設備制造業、建材、創新和航天工業。
需要引起企業注意的是,哈政府只對列入政府批準的優先種類名錄中的項目給予優惠,優惠僅給予在哈國法人。外商投資企業為獲得優惠,應在哈境內注冊法人。哈國政府提供優惠的方式包括:(1)稅收優惠,如免繳企業所得稅、土地稅、財產稅、關稅等。中國企業在當地實施的工程建設類項目較多,當優先名錄中項目的當地法人進口的成套設備、備品備件以及原材料時,哈國對其免征進口關稅;(2)實物優惠,哈國政府給予臨時無償使用哈國財產或土地的權利;(3)投資補貼,需注意,補貼的發放額度、發放時間等有嚴格的限制。只有項目投產三年后才開始發放補貼;(4)使用外籍勞務不受配額限制,這對投資人來說是一個亟需爭取的優惠。一方面,哈國對外國勞務人員實行嚴格的工作許可制度,進行總量控制、按州發放,且勞動配額呈下降趨勢。2019年,外籍勞動配額為4.9萬人,2020年只有2.9萬人。另一方面,哈國勞動力價格高于其他中亞國家,但專業技能有待提高,當地人更加強調享受生活,一般不會主動加班,也不愿從事自己崗位職能范圍以外的工作。
哈國鼓勵外商投資,對于大部分行業投資沒有限制,但對涉及國家安全的一些行業,政府有權限制或禁止投資,如銀行業、保險業、礦產投資、土地投資等。能源和礦產行業是哈經濟的重要支柱,哈國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是石油、天然氣、鎢、煤、鈾、銅等,很多礦藏數量排名世界前列。但在國際能源問題日益突出、國際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哈政府意識到能源資源的重要性,不斷加強對礦產資源的國家控制,對具有戰略意義的礦產資源,國家對其轉讓有絕對的優先權。
以礦產投資領域為例,哈薩克斯坦2017年通過的《礦產資源及礦產資源利用法典》進一步強化了對重要礦產資源,尤其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礦產資源的管控。具有戰略意義的礦產資源區塊包括三類:(1)原油地質儲量大于5000萬噸或是天然氣儲量大于150億立方米的油氣區塊;(2)位于哈屬里海水域的海上區塊;(3)鈾礦區塊。對于某些戰略性礦產資源的投資,哈國限制外國企業的占比,外資比例需在50%以下。
可以看出,外商投資哈薩克斯坦,既有機遇又有挑戰。首先,在宏觀方面,投資人要清楚,哈薩克斯坦將自己定位為“有實力的重要地區大國”,在處理與中國、俄羅斯、西方國家等各方關系上奉行全方位務實平衡外交,避免對單一方過度依賴。其次,在實踐層面,雖然其法律體系比較健全,但穩定性欠佳,法律變更頻繁,企業在作出投資決定前,應依賴專業機構的意見,對現行有效的當地政策法律進行調研。
國際業務部電話:0991-8766665
產品研發中心電話:0991-8766665
企業服務中心電話:0991-8766665
0991-3777399、0991-3550199
財稅服務中心電話:0991-5279718
綜合服務中心電話:0991-3730999